根據美國DSM-5的定義,在六個月中,有症狀比沒症狀的時間多,且個案覺得難以控制這樣的擔憂,就可能被診斷焦慮症。
經女方提告後,台中地院於一審依強制未遂罪判處廖男有期徒刑4月,檢方不滿量刑過輕提出上訴,近日台中高分院判決認為一審量刑適當,駁回上訴確定。此案中由於廖男以現實的脅迫手段(公開日記)加以要脅,要求女子為無義務之事(解除社群封鎖),所以成立的應是強制罪而非恐嚇罪,且由於廖男還沒真正做出實體的手段,所以是依刑法第304條第2項成立強制未遂罪。
其中「強暴」是以強行、暴力手段來影響、妨礙被害者的行為意思依最高法院見解 這兩罪到底該怎麼區分?此案為什麼成立的是恐嚇罪呢? 台中地方法院於判決書中提到,依據最高法院的見解(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3309號判決),恐嚇罪指的是單純以「未來對於生命、身體、自由、名譽、財產的加害」來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。但開開玩笑就成立犯罪還得了?所以對於強制罪還必須「正面審查違法性」,也就是要另外判斷「行為與目的間是否有不法內涵存在」,如果是基於不法目的為之才會成立強制罪。而恐嚇危害安全罪則是行為人對於將加害「生命、身體、自由、名譽或財產」之惡害告知被害人,並使其心生恐懼,產生致生危害於安全之結果。另外,可能有人注意到偷拍日記的部分應該也會成立刑法第315條之1的妨害秘密罪,不過由於此案在這一部分已經超過告訴期間,所以在地檢署時就已經做出不起訴處分。
其中「強暴」是以強行、暴力手段來影響、妨礙被害者的行為意思。《中華民國刑法》 第 304 條 以強暴、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。這些人的本性教人厭惡,而佩索亞特別有感,但他再怎麼不苟同也別無選擇,只能揮動筆桿,出版發行。
(至於這三個角色是否比費爾南多.佩索亞本人來得真實,這道哲學問題無關乎神祇的奧祕,因此並不牽涉現實,即使是佩索亞本人也無法解決這個謎團。我斬獲史上最有價值的偉大發現,跟這些相比,其他都是小巫見大巫。而世界並非讓我們細究而存在 (思考代表觀看不夠洞察) 它需要的是觀看與認同。阿爾伯特.卡埃羅自稱生於1889年,卒於1915年,創作方向明確。
那些消亡皆存在於我心中。阿爾瓦羅.德.坎普斯1890年10月15日生於塔維拉……如你所知,坎普斯是一名船舶工程師(曾至蘇格蘭格拉斯哥深造),目前居住於里斯本,無業。
寫下便是永恆,感受即是存在。」 每次離別都是一次死去。我慣常在路上走著 左顧右盼 偶爾瞥向後方 而每一刻我都看見 前所未見的新事物, 我呢,擁有一雙雪亮的眼。每分每秒我感覺宛若新生 降臨這個煥新世界…… 我相信世界,正如相信一朵雛菊, 因為我看見了它,卻不需思考, 因為思考就是不理解。
三人都沒有蓄鬍,卡埃羅擁有蒼白膚色、湛藍瞳孔,雷斯膚色較黑,坎普斯的膚色既不黑也不白,容貌有點像葡萄牙猶太人,不過旁分的髮絲柔順,還戴了單邊眼鏡片。我沒有哲理,我有感官…… 若我論及自然,並不因為我認識自然 而是因為我深愛著它,這是唯一理由, 因為真正去愛的人從不知道自己愛的是什麼 抑或他們為何而愛,何謂愛。我注意到宇宙,關於這點,眼光犀利明亮的希臘人只顯得渺小。坎普斯則是我感受到突如其來的衝動時,沒有緣由動筆的創作。
曾經在休假時旅遊至東方,寫下〈鴉片〉這首詩,他的拉丁文是貝拉區擔任牧師的叔叔傳授的。里卡多.雷斯身形短小精悍、結實精瘦。
除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,我不想假裝自己是什麼大人物。里卡多.雷斯自稱出生於1887年,承襲卡埃羅作品的知識層面及多神信仰,賦予其獨特風格。
…… 充滿我內心的,全是死亡及世界的哀婉。我是如何以這三者之名創作的?當靈感乍現,透過卡埃羅出其不意降臨,我不知不覺、下意識地以他的名字創作。如先前所言,這三位詩人的作品構成一篇完整故事,彼此之間的才智互動,以及實際的人際關係佩索亞也經過了一番研究,並在出版時為他們加上個人簡介,搭配星座命盤,甚至可能有照片,於是這並不是以不同幕、而是以不同人物區分的戲劇。我賦予他們年齡,杜撰他們的人生抽象冥想突然在頌歌出現具體形象後,我會以里卡多.雷斯之筆寫下。我賦予他們年齡,杜撰他們的人生。
1887年(我不記得何月何日,但肯定寫在哪裡),里卡多.雷斯生於波爾圖,他是一名醫師,目前旅居巴西。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「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」 再疲憊的人生也不能沒有詩意, 再豐滿的生活也不能失去佩索亞。
阿爾伯特.卡埃羅生於1889年,卒於1915年,出生於里斯本,但大部分都住在鄉下,無業,從未受過教育。每分每秒我感覺宛若新生 降臨這個煥新世界…… 我相信世界,正如相信一朵雛菊, 因為我看見了它,卻不需思考, 因為思考就是不理解。
這些角色應該與作者本身分開而論,自成一格,擁有各自的戲劇設定,三個人合在一起又構成另一部劇。阿爾瓦羅.德.坎普斯1890年10月15日生於塔維拉……如你所知,坎普斯是一名船舶工程師(曾至蘇格蘭格拉斯哥深造),目前居住於里斯本,無業。
」 每次離別都是一次死去。這些人的本性教人厭惡,而佩索亞特別有感,但他再怎麼不苟同也別無選擇,只能揮動筆桿,出版發行。里卡多.雷斯自稱出生於1887年,承襲卡埃羅作品的知識層面及多神信仰,賦予其獨特風格。寫下便是永恆,感受即是存在。
如先前所言,這三位詩人的作品構成一篇完整故事,彼此之間的才智互動,以及實際的人際關係佩索亞也經過了一番研究,並在出版時為他們加上個人簡介,搭配星座命盤,甚至可能有照片,於是這並不是以不同幕、而是以不同人物區分的戲劇。我只是一個某日推開窗戶,發現這個關鍵的男人。
我看見樹木、河川、岩石是真實存在的事物,可是卻從來沒人思考過這件事。他是受過正式教育的拉丁語言學家,並自修研究希臘文化。
阿爾瓦羅.德.坎普斯高䠷(175公分,高了我將近3公分),纖瘦、略微駝背。我是如何以這三者之名創作的?當靈感乍現,透過卡埃羅出其不意降臨,我不知不覺、下意識地以他的名字創作。
里卡多.雷斯身形短小精悍、結實精瘦。坎普斯則是我感受到突如其來的衝動時,沒有緣由動筆的創作。由於並不算是真名和假名,所以不適用這兩種名稱。阿爾伯特.卡埃羅自稱生於1889年,卒於1915年,創作方向明確。
(以上摘自1935年1月13日的信件) 阿爾伯特.卡埃羅 我不是唯物主義者,也不是自然神論者,我什麼都不是。另外兩人是他的學徒,分別(如同一般學徒)承襲老師不同的創作理念。
曾經在休假時旅遊至東方,寫下〈鴉片〉這首詩,他的拉丁文是貝拉區擔任牧師的叔叔傳授的。那些消亡皆存在於我心中。
「我知道真理,於是快樂。(摘自於西班牙比戈進行的阿爾伯特.卡埃羅「訪談」) 節選自《牧羊人》 II 我的目光如太陽花澄澈。